我行东山下,碎石盈交衢。牛羊互践履,杂沓埋沮洳。
鞠躬暗物色,小大罗之裾。归来细磨刮,乍觉光气殊。
汲水畜盆盎,融融照四隅。畴意尘垢里,一一拟璠玙。
锐者若耸翠,髡者如含珠。凸者兀而立,凹者俯以趋。
有如洲之畔,采采联名姝。有如海之岛,翩翩扬仙襦。
或红于玛瑙,或白于
碎石篇示儿子自悦。清代。邵大业。 我行东山下,碎石盈交衢。牛羊互践履,杂沓埋沮洳。鞠躬暗物色,小大罗之裾。归来细磨刮,乍觉光气殊。汲水畜盆盎,融融照四隅。畴意尘垢里,一一拟璠玙。锐者若耸翠,髡者如含珠。凸者兀而立,凹者俯以趋。有如洲之畔,采采联名姝。有如海之岛,翩翩扬仙襦。或红于玛瑙,或白于
(1710—1771)顺天大兴人,字在中,号厚庵,别号思馀。雍正十一年进士。乾隆间历黄陂知县、开封府同知、苏州知府,一度被劾去官。后又至河南,为开封知府,以河工事故降官,至江南为六安知州,官终徐州知府。所至有治绩,而屡遭贬谪。能琴,工诗文。有《谦受堂集》。 ...
邵大业。 (1710—1771)顺天大兴人,字在中,号厚庵,别号思馀。雍正十一年进士。乾隆间历黄陂知县、开封府同知、苏州知府,一度被劾去官。后又至河南,为开封知府,以河工事故降官,至江南为六安知州,官终徐州知府。所至有治绩,而屡遭贬谪。能琴,工诗文。有《谦受堂集》。
题云林画。元代。黄公望。 远望云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拥陂陀。居然相对六君子,正直特立无偏颇。
次韵试可同游法王岳寺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两山脩径尽榛芜,谩诧当年幸翠舆。空睹宸文藏宝构,不逢衲子话真如。林深想见灵根茂,地胜宜多隐者居。凉月照人归路好,傍溪嘉树影扶疏。
游罗浮四首 其四。明代。刘存业。 抱被相随石室中,天鸡初唱海涛红。晦明不定山头日,呼舞无端谷口风。前辈书题空石藓,野人心思只云松。神仙骨相知谁是,更踏飞云最上峰。
春感。宋代。陈纪。 唾壶壮气已休休,呼酒田翁与动酬。九十日春长是雨,三千丈发总缘愁。棱棱颜面尘埃满,渺渺山河岁月遒。谷饮芝餐皆可饱,人生何必稻粱谋。
吴兴南门怀古。明代。张羽。 郭门南面似襄州,野树寒山对倚楼。公子城空无食客,霸王宅外有荒丘。夕阳冉冉仍西下,秋水茫茫共北流。只是今时已惆怅,不应更为昔人愁。
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朱熹。 微吟泽畔几扶筇,自笑摧颓一秃翁。羞见芙蓉好颜色,且凭诗律傲西风。